會稽山脈西麓,浙江紹興諸暨楓橋鎮,一份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的手跡珍藏于楓橋經驗陳列館,見證了一段“草根智慧”獻計國家治理的往事。
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楓橋經驗”,源于諸暨楓橋干部群眾的創造和政法工作的生動實踐。1963年,毛澤東同志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楓橋經驗’的重大意義,發揚優良作風,適應時代要求,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把‘楓橋經驗’堅持好、發展好,把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伴著楓溪江的潺潺流水,“楓橋經驗”從楓橋出發,不斷與時俱進,創造性地解決不同時期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體現出持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全國政法綜治戰線的一面旗幟?!皸鳂蚪涷灐痹趯嵺`中豐富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其內涵是,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適應新時代要求,“楓橋經驗”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成為依靠群眾進行社會基層治理創新的代名詞。在蘭州,新時代“楓橋經驗”與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相結合,也誕生了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層治理經驗和載體。前不久閉幕的蘭州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要健全完善街道、社區、小區網格三級管理體系,走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用腳步丈量民情,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我們創造和正在實施的很多社會治理品牌,如“小蘭指揮平臺”“智慧安防小區”“平安驛站”……都是蘭州探索“大數據+網格化+群眾路線”社會治理機制的有益實踐,也為我們繼續傳承和創新“楓橋經驗”奠定了良好基礎。
蘭州的多年實踐證明,新時代“楓橋經驗”不僅能拓展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的通道,更是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保障。迭代升級后的“小蘭幫辦”平臺,實現“暢渠道、強調度、早預警、筑防線”四大善治功能,打造到底到邊、協同高效的“一中心三平臺多陣地”基層善治體系,探索出了一條寓治理于服務的新路子。與此同時,蘭州市搭建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實現小蘭幫辦、三維數字和平安甘肅平臺數據的聯通共享,建成了融“人、地、事、物、情”等治理要素于一體的“小蘭智慧大腦”。開發上線預警調度平臺,筑牢應對處置防線。會同組織、民政、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制定全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推進實施計劃,達到“一網共治、一格護安”的效果。蘭州“一中心三平臺多陣地”基層善治體系項目入選2023政法智慧治理創新案例,并獲邀在經驗分享會上作現場經驗交流?!坝脭祿f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藍圖正在逐步實現。
基層穩則大局穩,百姓安則社會安,堅持主動創安主動創穩,著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蘭州,就必須抓實經濟和平安“兩張報表”,打出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組合拳”。往細里說,就是要在確保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運用和實踐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基層的經常性基礎性兜底工作做穩妥、做扎實、做出成效,繪制好攸關民生民意的蘭州“民情地圖”,在“小切口”帶動“大變化”中用心用情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