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案子要不要試一下調解呢?”“您放心,不收取費用,如果能達成調解協議,就可以進行司法確認?!?/p>
近年來,臨夏州積石山縣人民法院學習踐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融入訴源治理大格局,能動司法、擔當作為,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訴前,從源頭減少訴訟增量,最大限度預防矛盾糾紛風險,積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減少”當事人訴累和成本
近日,積石山縣法院大河家法庭成功調解了一起相鄰關系糾紛案件。
原告因被告堵塞了院子的排水管口致使院內積水,還在修建房屋時侵占了自己的土地等原因,在矛盾激化后將對方告上法庭。辦案法官董國宇認真分析后采取面對面、背靠背的方法,經過耐心細致調解,最終使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達成了調解協議,同時,法官還在現場及時進行了一場普法。
“通過訴前調解化解矛盾糾紛能夠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也減少當事人訴累?!倍瓏钫f。
與此同時,積石山縣法院緊扣黨建引領“一條主線”,積極推動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司法推動、法治保障”訴源治理工作大格局,加強訴調對接平臺信息化建設,健全了訴前調解案件流轉機制,抓好特邀調解員隊伍,不斷擴大多元解紛社會力量,夯實了一站式多元解紛工作基礎。同時,將調解工作貫穿于訴前、訴中、訴后、庭前、庭后、執行、信訪等各環節,深化夯實訴源治理工作。今年以來,成功調解、撤訴856件,調撤率61.05%。訴前調解案件462件,調解成功264件,調解成功率為57.14%。
“加速”法官辦案進度
“抓前端、治未病?!狈e石山縣法院將化解矛盾糾紛的觸角延伸到訴爭源頭,加速了法官辦案進度,為基層社會治理注入鮮活的司法力量。
“請喝口水,不要急慢慢講……”近日,駐點的積石山縣法院調解員馬振英正在認真進行訴調對接和開展訴前調解工作?!胺ㄔ悍e極對各基層組織調解員進行業務指導和培訓,”馬振英介紹說,我們對涉鄰里糾紛、宅基地糾紛、物業服務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等民事案件,通過解答當事人提出的問題,引導當事人自愿到縣綜治中心進行訴前調解。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狈e石山縣法院依托調解平臺,構建了綜治中心、各鄉鎮、各行業人民調解組織為基本力量的調解體系和訴調對接機制,完成全縣17個鄉鎮,醫療糾紛、金融糾紛、勞動人事爭議等24個調解組織的67名調解員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入駐。訴服中心與縣綜治中心共享法官、特邀調解員及入駐平臺其他調解員資源,以便及時準確推送案件,不斷提升多元解紛能力水平,努力做到矛盾不激化、問題不上交。
“多元”解紛凝聚合力
為減輕打官司對當事人造成的訴累,積石山縣法院積極探索引入社會力量開展非訴調解和提供司法輔助服務,在訴訟服務中心建成“巾幗工作室”“家事法庭”“金融調解室”等行業特色調解室,由各行業委派駐院調解員開展工作。訴訟服務中心和4個基層人民法庭推行特邀調解員駐庭制度。以“訴前調解+司法確認”模式,為群眾提供公正、高效、免費的司法服務。據統計,今年以來,該院訴前調解成功案件數占同期受案數的17.27%,司法確認83件。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